(以特性为主,与频繁变动的具体数据有关的内容大概率省略)
【目录】
【单位】
(资料图)
SCV: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SCV
矿骡: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Mobile_utility_lunar_excavator
轻步兵: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Light_infantry
士兵: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Trooper
陆战队员: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Marine
战地豪猪: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War_Pigs
牛头人陆战队员: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Tauren_marine
劫掠者: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Marauder
铁锤安保: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Hammer_Securities
火蝠: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Firebat
收割者: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Reaper
死神之首: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Death_Head
医疗兵: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Medic
史克比的天使: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Skibi%27s_Angel
赫克: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HERC
幽灵: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Ghost
元首鬼影: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Emperor%27s_Shadow
幽魂: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Spectre
空投舱: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Drop_pod
帝国运输工具: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Dominion_transport
寡妇雷: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Widow_mine
掠食者: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Predator
毒刺: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Stinger
秃鹫: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Vulture
蜘蛛雷: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Spider_mine
恶火/恶蝠: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Hellion
内陆猎手: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Outback_Hunter
响尾蛇战车: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Diamondback
飓风: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Cyclone
歌利亚武装机器人: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Goliath
装甲运兵车: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Armored_personnel_carrier
攻城坦克: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Siege_tank
突围者:https://starcraft.fandom.com/wiki/Siege_Breakers
单位:
SCV
《星际争霸》:
在早期的单位草图中,与变形金刚的概念类似, SCV 能够变形为一架喷气式飞机。
《星际争霸:幽灵》:
在《星际争霸:幽灵》中,玩家可以控制 SCV 。它们的推进器使其得以浮空前行。它们的手臂也可以使用电场来搬运货物。敌方的 SCV 也是如此。
《星际争霸2》:
SCV 的一些死亡尖叫语音并未在游戏中使用。不同于现在的橙色,早期版本中的 SCV 的推进器尾焰呈蓝色。这并不会随玩家颜色而变动。
矿骡
矿骡的攻击能力在2009年四月被移除。它的维修技能当时虽然也没有逃过此劫,不过在后来得到了恢复。
在《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的补丁2.5.5中,矿骡被暂时移除出了游戏。矿骡又在后续的平衡更新补丁中回归,与之一同而来的还有可以被设定为自动施放的空投矿骡技能,技能的能量消耗被替换为了冷却时间,施法范围也上升到了30。在平衡更新#2中,这一系列的改动都被撤销,回归到了《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的作用模式。
在《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之前,一次部署多个矿骡可以使它们同时采集一个矿簇。
在一次《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的设计更新中,矿骡被计划将获得采集高能瓦斯的能力,不过如果一个精炼厂被同时分配了多个矿骡,那么采集效率将会降低。
补丁4.11的平衡更新后,矿骡总是会尝试在矿簇靠近城镇大厅的一侧生成。
轻步兵
轻步兵是一类专精于防守军事设施的人类兵种,他们仅装备了轻型的护甲与武器。
概述:
轻步兵身着 CMC 轻型战斗装甲。
游戏单位:
轻步兵的概念首次于《星际争霸:幽灵》中被引入。他们身着的轻型护甲提供的保护显然弱于 CMC 动力装甲。在早期的开发版本中,他们的武器为手枪。
轻步兵是入侵模式的基础人类单位。他们能够通过花费点数来升级为诸如陆战队员(两点)、火蝠(三点)或幽灵(五点)此类更加强大的兵种。
装备:
轻步兵的武装从近距离作战的激流 SR-8 霰弹枪到冲锋枪和/或高斯步枪不等。根据任务的需要,轻步兵还可能被派发到额外的军火,如为机动作战任务准备的 BE3 粘性炸弹。
轻步兵能够建造自动机枪炮塔。这些自动化的武器尽管射程较短,但会比轻步兵通常配备的霰弹枪的火力更加强大,还可以直接将它们安装在车上。
轻步兵同样拥有建造与维修装甲高射炮炮塔的技能。炮塔不仅可以设置于设施内部,也可以直接安放在战场上;高射炮的攻击射程较远。
轻步兵能够在地图上放置一个炮塔,至少在入侵模式中是这样的。
轻步兵能够建造静态的反隐装置。
士兵
部分为《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所做的概念美术描绘了士兵和/或轻步兵的兵种形象。
陆战队员
《星际争霸》:
从单位概念的角度来说,鉴于其他科幻作品中身着动力装甲的士兵角色,陆战队员是“无脑之人”。陆战队员是开发团队设计的第一个人类单位(他的首次亮相为手持机枪、身着蓝色装甲的形象),也是整个人类阵营的开发起点。
对单位和建筑进行修改这一行为贯穿了《星际争霸》的整个 alpha 与 beta 阶段,陆战队员自然没有置身事外。在 beta 阶段的早期,陆战队员尚且还叫做“劫掠者”(其原型可能是1959年的小说《星船伞兵》中机动步兵所穿着的同名装甲)。到 beta 阶段中期,这一名称已经变更为了太空陆战队员 MK.II 。
劫掠者在《星际争霸2》中字面意义上地作为单位复生了。
在 beta 阶段的后期,陆战队员与当今的版本已经十分相似了。不过,那时他们身着的还是加压型动力装甲而非 CMC 动力战斗装甲,手持的还是链式机关炮而不是C-14步枪。此外,他们还拥有重力靴作为装备。
《星际争霸:幽灵》:
《星际争霸:幽灵》中的陆战队员是一类装甲厚重、移动缓慢的单位,当然这是相对于更加轻装上阵的轻步兵单位。陆战队员手持着威力强大的高斯步枪,步枪上还可挂载榴弹发射器。陆战队员还配备有猛击手枪,该武器能够造成范围伤害。
在入侵模式中,轻步兵能够花费两点点数,“升级”为陆战队员。
《星际争霸2》:
在开发早期,《星际争霸2》的团队曾尝试过更换掉每个种族的一本基础单位,其中就包括用监狱步兵卫士替换掉陆战队员在战斗前线的定位。监狱步兵卫士是一类极其轻装的人类步兵单位。不过,这一想法始终未能通过概念美术阶段。
《星际争霸2》中存在其他陆战队员变体(也可能是独立的单位)的概念美术,其中就包括爆破、对空和重火炮的种类。类似地,还有美术描绘了装备着腕炮(或类似武器)而非 C-14 步枪的陆战队员的单位形象。
时间来到2007年的暴雪嘉年华,陆战队员的步枪被附上了刺刀,但在之后版本的陆战队员模型中,这一元素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2007年和2008年,陆战队员的死亡音效各不相同。包括一条未使用的有关强化剂的语音,陆战队员有一些语音被更新或移除了。
在2008年年中变为提升5点生命值和1点额外的攻击射程之前,升级防暴护盾能够提升陆战队员15点生命值, U-238 子弹升级也依旧可用。在2008年的暴雪嘉年华上,防爆盾牌可以使陆战队员的生命值翻倍,变为80点,强化剂则需要在幽灵军校中升级,这些改动是为了令陆战队员能够在整局游戏中都发挥作用。
“阿瑞斯”:
在“阿瑞斯”中,玩家可以操控陆战队员。
战地豪猪
战地豪猪最早并没有出现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中的计划。后来计划有变,战地豪猪成为了游戏中可用的雇佣兵。
牛头人陆战队员
牛头人陆战队员的构想源自于 Samwise Didier 为80级精英牛头人酋长乐队所画的一张宣传图。这引起了 Phill Gonzales 的兴趣, Gonzales 于是开始在闲暇时间里为牛头人陆战队员建立模型。他还被允许将此作为一年一度的官方愚人节玩笑,事情也从这时开始大步迈向成功。
来自莫高雷的牛头人陆战队员扮演了突击部队的角色。在《星际争霸2》官网的一个相关视频中,牛头人陆战队员能够造成溅射伤害,五名牛头人陆战队员就能彻底摧毁一个小型人类基地。
与2008年四月的视频相比,当前版本的牛头人陆战队员使用了另一套更富热情、更加双关的语音。
劫掠者
劫掠者背后的想法是使其胜任陆战队员和维京战机之间的中坚力量——作为一种机械化步兵而非真正的机甲。截止到2008年一月,劫掠者已经事实上在游戏中替代了火蝠。
劫掠者最初装备的是双重震荡弹发射器,他的攻击能够瞬间以一定比例降低单个生物单位的移动速度。不过冲锋中的狂热者在被榴弹击中后仍能继续高速移动。在2008年三月,劫掠者拥有80点生命值,他的武器能造成6点(对重甲单位+4点)伤害,并暂时使目标失去移动能力。劫掠者的训练需花费75点晶体矿,护甲的初始值为0点。而到了五月份,劫掠者的武器特性再次改回了降低目标的移动速度。九月份时,劫掠者能够造成10点(对重甲单位+14点)伤害,初始拥有150点生命值和1点护甲。在十月,劫掠者的属性又改为了对重甲单位+6点伤害,初始拥有125点生命值,和花费100点晶体矿与25点高能瓦斯,他的建造时间从25秒增加到了30秒。截止到2009年九月,劫掠者的武器效果已经变为了6点(对重甲单位+6点)伤害的双重攻击,而在《星际争霸2》的 beta 版本中,又恢复到了只进行单次攻击并造成10点(对重甲单位+10点)伤害的状态。
单人战役中的动能泡沫升级原本名为“烧蚀鳞甲/Ablative Scales”。升级初始的按钮设计甚至已经完成了,但暴雪却从未在游戏成品中使用过它。
在《星际争霸2》 beta 补丁#8实装之前,震荡弹原是一项自动完成的升级。但在后来震荡弹成为了一项需要研究的技能。补丁#9减少了升级的研究费用,从100点晶体矿与高能瓦斯和80秒时间降低为了50点晶体矿与高能瓦斯和60秒时间。补丁4.0修改了劫掠者的投射物,在震荡弹升级完成后,其模型将显现出蓝色的尾迹。
在《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 beta 版本的补丁2.5中,劫掠者的攻击被修改了:他的武器再次被改为了进行双重攻击,不过保持了原先的 DPS ——这使得高护甲单位能够更有效地针对他们。虽然此举主要是为了削弱劫掠者对抗星灵的能力,但也使得其对拥有全部升级的雷兽远不及《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中的那般有效。补丁4.3的平衡更新撤销了这一改动。最终,劫掠者还收获了一条新的死亡音效。
铁锤安保
精英劫掠者的手臂、背包、头部、胯部和护膝都被完全重做了,原本的劫掠者模型仅存留下了极少的部分。精英劫掠者的钳子源自于罗瑞·斯旺的赛博义肢。
火蝠
《星际争霸》:
火蝠最初是从《星际争霸》 alpha 版中歌利亚武装机器人的武器——火焰喷射器发展而来的。开发团队认为,他们在歌利亚武装机器人这一个单位上放置的武器实在是太多了,于是从一把简单的武器开始,火焰喷射器被发展为了一个独立的单位。这就是火蝠的起源。起初的设定中,火蝠能够点燃地图上的装饰物(例如树)。
《星际争霸:幽灵》:
在《星际争霸:幽灵》的多人游戏中,火蝠配备有火焰喷射器。此外,火蝠能够发射激光或手动引导的凝固汽油火箭弹。相较于火焰喷射器,火箭弹拥有更高的射程。
火蝠的移动十分缓慢,轻步兵和陆战队员可轻易地超越他们。
在入侵模式中,火蝠需要消耗3点点数。
《星际争霸2》:
火蝠原计划于《星际争霸2》中回归,但又在随后的开发中被取消。在2007年九月,火蝠被添加进了游戏中,而到了2008年一月,他们已经被劫掠者所取代。恶火实际上占据了火蝠的定位。
过去,出于其更大、更强的装甲与由此而来的对敌方炮火更好的耐受能力和更高的生命值,火蝠是由重工厂生产的。火蝠依旧可以进入地堡,也同样能够被医疗兵治疗。火蝠的费用是100点晶体矿和50点高能瓦斯,训练时长为40秒。火蝠拥有90点生命值,并能造成6点(对轻甲单位+6点)伤害的双重攻击。
火蝠的升级焚烧臂铠过去曾名为“熊爪喷嘴/Bearclaw Nozzle”。
火蝠出现在了单人战役中。
收割者
至少早在2005年,收割者的概念美术就已经存在了。这些概念的大多数都表现了一类身着喷气背包、装备着双持武器的人类兵种。不过其中有一张则描绘了一名仅有一把火炮武器,喷气背包上还配备有微型导弹的收割者。
《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
收割者在2007年被披露。他们拥有远距离跳跃的动画和不同于现在的单位语音与死亡音效。收割者能够投掷“磁力地雷”,它们拥有10点生命值,并会在几秒后引爆。
在2007年的暴雪嘉年华上,不同于其他的人类步兵单位,收割者是由佣兵港生产的。佣兵港最多可容纳4名收割者。收割者的供应储备可一次性全部购买,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恢复。收割者可以极快的速度生产。不过,截止到十一月,收割者已经同其他步兵单位一样只能在兵营中训练了,佣兵港也成为了一个科技建筑,需要重工厂作为前置条件。当时,佣兵港也经历了一次移除与重新加入游戏。在2009年的战斗报告,佣兵港尚且仍存在于游戏中,不过使用了一款更新后的模型。
过去的收割者并不能在没有高地视野的情况下翻越悬崖,而医疗兵在早期游戏中的照明弹技能正是解决该困境的方法之一。
在2008年五月,D-8型炸弹还是收割者的一项技能,炸弹能够被攻击,技能的冷却时间为30秒。而在2009年的战斗报告中,它们仍旧存在,只是冷却时间变为了20秒。到2010年二月,地雷已经变得无法摧毁了。在《星际争霸2》的 beta 测试阶段,D-8型炸弹被改为了收割者的一种普通攻击武器,当目标为建筑时,收割者会自动使用它们。一种非常类似的收割者技能—— G-4 型集束炸弹出现在了《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战役中。
收割者在2008年三月失去了使用强化剂的能力,尽管在2009年十月的战斗报告中他们仍旧持有该技能。在《星际争霸2》的 beta 版中,收割者也无法再扎针了。
《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
收割者失去了他们的 D-8 型炸弹,但又获得了名为战斗药剂的被动技能。在平衡更新#2中,收割者获得了一项名为“战斗感知力”的技能,该技能使得收割者可以获取到悬崖上方的视野。“战斗感知力”最终被重命名为了“战场敏锐”。
《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
在补丁2.5.1的平衡更新#1中,收割者获得了名为 KD8 型炸弹的技能。
最终,收割者拥有了一条新的死亡音效。
收割者对建筑伤害的一项重要升级能够在聚变芯体中研究,此举是为了增强收割者在游戏后期的战斗力。
死神之首
在《星际争霸2》地图编辑器中,可于佣兵营地找到一个未使用的雇佣死神之首的按钮,这表明死神之首曾计划可用于单人战役,但后来被移除了。
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战役中,同样存在一队名为B区佣兵的雇佣兵收割者的数据。死神之首先是在“求死无路”中替代了B区佣兵的定位,后来又成为了蒙斯克皇家卫队的成员之一。
医疗兵
《星际争霸》:
医疗兵曾计划直接被包括在原版《星际争霸》的兵种之内;鉴于其和其他科幻作品中身着动力装甲的士兵的相似性,同陆战队员一样,医疗兵也被认为是“无脑之人”。不过,开发团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医疗兵做进原版游戏之中。由于人类的游戏风格更加倾向于防守反击,为其阵营添加一个治疗单位对开发者们来说无比重要。
《星际争霸2》:
在医疗兵早期概念美术的描绘中,其后背安装着一个能量护盾发生器,除此之外,一把刺刀代替了常见于医疗兵身上的盾牌。
在开发《星际争霸2》时, Dustin Browder 和 David Kim 希望能够使人类的治疗单位改头换面。医疗兵不仅能力强大,而且能够有效反制她的手段并不多。即使对方玩家的技术水平十分普通,想要干掉哪怕一个医疗兵也是非常困难之事。此外,地堡与攻城坦克已经使人类专精于静态防守了,原版游戏中医疗兵的存在还会更加鼓励人类玩家采取被动的游戏方式。
在游戏的早期开发版本中,医疗兵依旧于多人游戏中可用,直到医疗运输机在2008年三月取代了她的位置。
医疗兵基本保留了其在《星际争霸》中的技能。医疗兵由兵营生产,并需要附属科技实验室。
2007年到2009年的开发片段展现了在最终获得治疗激光动画之前,医疗兵和医疗运输机使用的不同于现在的治疗音效。
《星际争霸2》的开发工作有一条守则,那就是每次开发团队将一个原版游戏的单位加入到新作中,都要在其他方面砍掉一些东西。在那场谈话的背景下,一名开发者指出,医疗兵在原版游戏中的实际作用只有治疗,其他的均可以忽略不计。另一人随后提出运输机也仅可用来运输单位。 David Kim 随即进入到了他所谓的“尤里卡时刻”,思考着如何将这两者合二为一。在《星际争霸》的多人游戏中,运输机十分擅长于骚扰,而要使用这种策略的话,玩家总是会将医疗兵与陆战队员搭配着作为乘员。所以,为什么不将这两个单位组合起来呢?而且在多人游戏中,医疗运输机的存在将会为对手提供更多可供“解读”敌方人类玩家意图的空间,毕竟一艘运输机可比一名步兵单位特别多了。而且,医疗运输机可以鼓励人类玩家采取更富攻击性的游戏方式。
一类“雇佣兵”医疗兵存在于地图编辑器中,她并未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中登场。后来,其单位模型被先后用在了“求死无路”的迷城天使与《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的塞塔战场急救队身上。
被砍技能:
照明弹:榴弹发射器的技能已经从致盲一名目标单位变为了显示一片区域。
照明弹需要消耗100点晶体矿与高能瓦斯和70秒的研究时间。医疗兵可以花费50点能量来使用该技能,技能效果持续10秒钟。照明弹并不能侦测,但可以显示悬崖上方的地形(为攻城坦克的攻击提供视野)。
史克比的天使
在《星际争霸2》地图编辑器中,可以在佣兵营地中找到一个未使用的雇佣史克比的天使的按钮,这表明史克比的天使曾计划可用于单人战役中,但后来被移除了。
赫克
赫克是一类人类近战单位。
赫克原计划加入《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的多人游戏中,但在 beta 阶段被弃用。
赫克是对跳虫与爆虫组合部队的有效反制单位。他们十分擅长于承受来自大多数星灵地面单位的伤害,从而为其他步兵单位的全力回击争取时间。
赫克的“抓钩”技能使得他们能够“抓住”一名敌方单位,并立刻将自身拉至目标所在的位置。赫克的高生命值与轻甲属性令诸如不朽者一类的单位难以有效地对抗他们。不过,赫克对狂热者毫无招架之力。
在暴雪看来,赫克的定位与恶蝠、甚至于在较小程度上与升级了冲锋的狂热者重叠了。赫克的最新测试设计是一类战斗建造单位,他会跟随玩家的军队,在地图中场建造一些有用的东西来支援生化部队,不过赫克也在《星际争霸2:诺娃隐秘行动》中作为战役单位再度登场了。
幽灵
《星际争霸》:
幽灵的构想最初源自于 Chris Metzen 。在《星际争霸》的开发期间,幽灵起初的单位概念是:幽灵是政府专门制造的战士,他们的基因受到了编辑,可能还是在缸盆中长大的。
《星际争霸:幽灵》:
游戏中玩家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名为诺娃的幽灵。幽灵也是多人游戏中的一“级”可玩兵种。
由于幽灵的形象与装甲的诸多元素都未在《星际争霸》中敲定,他们的设计、武器和装备大多是在《星际争霸:幽灵》的开发期间才被创作并确立的。
《星际争霸2》:
幽灵在2007年的游戏片段中有过登场。他们当时拥有两项新的技能:狙击,经过一长段时间的准备后对生物单位造成150点伤害,无能量消耗;空投舱,包含6名陆战队员,经过类似聚变打击的引导后被部署在战场上。锁定被移除了,而且事实上在游戏更早的开发版本中幽灵就已经失去了该技能,那时的狙击还是可以自动施放的。聚变打击最高能造成400点伤害。 EMP 技能在十一月被加入了游戏,它的效果与科学船的同名技能类似。幽灵军校可以同时储备一发聚变打击和一个空投舱。空投舱最多能装载12名步兵单位。
到了2008年三月,空投舱已经被移除了,不过换来的是每名幽灵都能侦测到以自身为圆心、30为半径的圆内具有能量条的单位。在十月,灵能弹取代了狙击技能,它能够对灵能单位造成50点额外伤害,十一月时又降到了40点。幽灵也在十一月内失去了 EMP 技能,直到2009年三月重新将其取回,此时的 EMP 能够清除100点护盾和所有的能量,与此同时造成60点伤害的狙击夺回了它被灵能弹所占据的位置。
灵能弹:该技能仅能对生物单位施放。攻击将造成20点(对灵能单位+80点)伤害。
能量雷达:幽灵可以被动地侦测半径为30的区域内具有能量条的单位,哪怕其身处于战争迷雾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幽灵可以将他们作为攻击或狙击的目标。
在单人战役中,一项名为等径霰弹枪弹药的升级能够使幽灵获得额外2点的攻击射程。该升级仅存留于编辑器中。其图标也是如此,但从未被使用过,因为就没有为它所做的升级按钮。幽灵的模型也有一条挥舞灵能利刃的动画未被使用。幽灵还有一些未被使用的语音。
在《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的开发阶段中,幽灵的隐形技能曾被修改——隐形不再是一个在两种状态间进行切换的技能,而是变为了一次性花费能量来激活特定时长的隐形功能。处于隐形状态时,幽灵的能量恢复不会受到影响,在施放聚变打击时,重新使用隐形技能并不会打断引导的进程。这一改动后来被撤回了。补丁2.1的平衡更新移除了莫比斯反应堆的升级,将幽灵的起始能量从50点调至了75点。
在《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 beta 补丁2.5.2的平衡更新中,幽灵获得了一个名为反护甲无人机的技能。使用该技能时,幽灵将会部署一个可摧毁的飞行无人机,它能够对单一目标引导一条射线,使其护甲降低3点。幽灵的速度也从2.25提升至了2.813。反护甲无人机后来在补丁2.5.3的平衡更新中被稳定瞄准所取代。
升级莫比斯反应堆在补丁4.0中重新加入了游戏,幽灵的起始能量也降回了50点。同时隐形技能无需再额外研究。这些改动在补丁4.1.4的平衡更新中被撤回。
元首鬼影
元首鬼影似乎是以阿克图尔斯·蒙斯克的早期角色概念图为形象设计的基础的,图中,一个外观十分形似的幽灵站在了蒙斯克的影子之中。
幽魂
《星际争霸:幽灵》:
在《星际争霸:幽灵》的早期开发版本中,幽魂是由主管欧米茄中队的 Jackson Hauler 所创造的。受 Hauler 的指使,幽魂会在玛·萨拉、艾尔和查尔上偷取地嗪。 Hauler 希望他的幽魂能够遍布整个星区,以此来施行他的统治。诺娃先后与三名幽魂展开了对决—— Artemis 、 Aries 和 Vulcan ,并最终直面 Hauler 本人。 Hauler 扬言他的幽魂将席卷整个银河,继续他的未竟之业。诺娃则发誓,哪怕追到天涯海角,她都会把幽魂全部消灭掉。
幽魂是《星际争霸:幽灵》游戏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已经被交由其相关的小说来进行呈现。在背景材料中,幽魂被描述为了一种神秘莫测的超人存在、“听命于人的超级战士”,他们全心执行着其“真正的主人”的意志。一张标注为“大脑·幽魂”的概念美术中展现了一位名为 Vulcan 的幽魂,他以仅存的大脑驱动着外部的机械身体。
《星际争霸2》:
幽魂曾可以在休伯利安号的军械库中进行一项名为穿刺弹的升级。尽管按钮的文本将其效果描述为使幽魂对轻甲单位的伤害提高5点,但实际的升级反而提高了对重甲单位的伤害。幽魂也有一个完全相同于托什的吞噬技能,使用时可以从盟友单位身上吸取生命值来恢复自己的能量。
在某个时间点上,幽魂所拥有的技能可能分别是锁定、聚变打击和幻象。
空投舱
空投舱最初只是幽灵的一项技能。由于幽灵的技能数量过多而空投舱少有用处,于是被移除了。此外,医疗运输机更好地履行了空投舱的职能。
空投舱曾最高可运输12名包括 SCV 在内的步兵单位,幽灵军校会将他们发射到战场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幽灵军校需要首先装载这些单位,然后由幽灵定位目标降落地点。
帝国运输工具
帝国运输工具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开发期间曾被叫做“运输车”,但在《天国恶魔》中已经使用过了这个专有名称。在开发阶段中,他们被使用于了先前版本的“大撤离”中,并一共拥有12个运输槽位。在正式版游戏中,帝国运输工具被装甲运兵车所取代。
运输车的文件存在于《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的数据中,但类似地,它们也并未在实际游戏中出场。
寡妇雷
在粉碎者被废除几个月后的2012年六月,寡妇雷被首次披露,它能够将自身附着到一个邻近的单位身上,并在10秒后爆炸。
在开发期间,寡妇雷使用的是与粉碎者完全相同的线框和图标,并于 beta 阶段最终换为了独立的美术设计。
Dustin Browder 曾表达过对寡妇雷可能造成的不平衡的疑虑,它们主要集中在寡妇雷的性价比和牺牲自己来摧毁敌人的方式上。在他看来,找到最优的价格平衡点大概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寡妇雷附着直到爆炸的时间足够敌人在其最终激活之前发现并成功摧毁它。被寡妇雷作为目标的单位可以手动脱离队伍来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在游戏的 beta 测试阶段,几乎每次平衡更新都对寡妇雷进行了修改。第一个补丁消除了寡妇雷相互之间造成的溅射伤害。在第二个补丁中,军械库不再作为寡妇雷的前置条件。第三个补丁将寡妇雷的溅射伤害从35点提升至了60点。补丁#4减少了激活寡妇雷所需的时间,从3秒降低到了2秒,并允许关闭激活的自动释放,无论寡妇雷当前是处于激活还是未激活状态。
在 beta 的补丁#5之前,寡妇雷一直是一名自毁式单位。
寡妇雷能够攻击地面与空中单位。在潜地后,寡妇雷将保持静默,等待着敌方单位的接近,而后显现,附着到一名目标的身上,并立刻爆炸。
寡妇雷更适合用于消灭巨而强的单位而非大批弱小的单位,至少在追求性价比的角度上是这样没错。
寡妇雷后来被命名为不稳定飞弹的新导弹技能拥有5点的射程,能造成160点伤害并附加40点溅射伤害,冷却时间为40秒。寡妇雷的建造时间也增加到了40秒。
在补丁#8中,寡妇雷失去了自动锁定隐形单位的能力。掘地之爪的升级也被加入了游戏,它能够使寡妇雷进入准备状态的时间降至1秒。补丁#9降低了未潜地的寡妇雷的攻击优先级,从20降为了19。
自补丁4.0起,寡妇雷在重装填它的哨兵导弹时可以被直接观测到,即使它仍处于潜地状态。这是为了“减少一定的游戏结束时刻”并使清理未激活的寡妇雷一事变得更加简单,而且与部队协同良好或用于防守的寡妇雷也依旧可以发挥它溅射攻击发射器的作用。
补丁4.7.1修改了掘地之爪的效果,升级后,潜地状态的寡妇雷将处于永久隐形,单位身上还添加了一个可视化的元素来表明升级的完成与否。补丁4.12.0又修改了这一点,将永久隐形与显示视觉元素的所需条件从研究升级改为了拥有军械库。
掠食者
掠食者曾可以在拥有能量的情况下隐形。此外,闪电力场也曾被称为“惩戒力场”。
毒刺
人类毒刺是《星际争霸:幽灵》中的一类六轮吉普车。它的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人类步兵单位提供额外的移动能力与火力。
毒刺在2499年正式投入服役,需要两名乘员:一名驾驶员操纵车辆整体(一般是一位轻步兵或幽灵)、一名乘客使用车顶安装的 35mm HE 机关炮倾泻火力。毒刺非常稳定,它坚固的架构允许它直接碾碎车轮下的跳虫。
不过,毒刺的设计使乘员极易受到例如来自飞行的异龙这样的直接攻击。
秃鹫
《星际争霸》:
《星际争霸》地图编辑器的文件中展现了一些名为“佣兵骑手”的单位——他们的概念似乎与秃鹫有一定的相似性。
《星际争霸:幽灵》:
《星际争霸:幽灵》中的秃鹫依旧是一类轻甲高速的载具。它装备着一座 AGP-2 “重击者/Thumper”榴弹发射器或一座激光炮。秃鹫能够被幽灵与轻步兵驾驶,但面对敌方的攻击时秃鹫却显得十分脆弱,例如将载具直接从驾驶员的身下偷走。
蜘蛛雷
《星际争霸:幽灵》:
在《星际争霸:幽灵》的早期开发版本中,诺娃可以通过部署蜘蛛雷来伏击敌人。
《星际争霸2》:
铁鸦与它前任的同类型施法单位(流浪者和守护者)都能够部署蜘蛛雷。
蜘蛛雷:铁鸦的蜘蛛雷与《星际争霸》中的同类单位在攻击方式与效果上十分类似,但不一样的是,《星际争霸2》的蜘蛛雷在数量上并不会受到限制。每颗蜘蛛雷都能造成50点(对重甲单位+50点)伤害。它们在对付一本单位,诸如跳虫和狂热者上十分有效。
蜘蛛雷在2009年的四月被移除。由于蜘蛛雷的存在会加强攻城坦克组成阵线的战斗力,它们也并未在多人游戏中实装。
对于《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暴雪曾考虑过为雷神添加一个空中蜘蛛雷的技能,从而使雷神能够更好地防守矿区。这一概念并未做入游戏中。
恶火/恶蝠
恶火和恶蝠在《星际争霸2》的开发期间经历了十分多次的设计变动。
《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
在整个开发期间,恶火经历了多达六百次的设计变动。它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名字,例如胡狼、火神和喷火摩托车。在单位开发的最早期阶段,恶火尚且还是一种悬浮型战斗机车,与秃鹫十分相似,它拥有一门强大的反步兵磁轨炮。在2008年二月,紧接着替代了火蝠的劫掠者,恶火以“胡狼”之名被加入到了游戏之中。在九月,胡狼被重新命名为了“恶火”。
恶火最开始的设计为一种三轮载具。对于这一三轮版本的回应好坏参半,但很快,借着正好要制作非杀伤性民用载具的机会,恶火的四轮版本在2008年六月出炉了。三轮版本也被内陆猎手废物利用。
一项名为高储量燃料桶的升级可以使恶火额外获得一倍的攻击距离,该升级在2008年三月被移除。
恶火的武器最初名为战斗火炮。
恶火一共拥有八项升级,分别为凝固汽油弹燃料箱、灼热剂纤丝、涡轮增压引擎、双联火焰喷射器、白色凝固汽油弹、毒菌浆液以及两种版本的地狱火预燃器。只有双联火焰喷射器和灼热剂纤丝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战役中可用,而地狱火预燃器则是恶火在多人游戏中唯一可以研究的升级。
涡轮增压引擎可以大幅提高恶火的移动速度,毒菌浆液和白色凝固汽油弹则可以增加恶火所使用的武器的基础伤害。旧版本的地狱火预燃器并不会给予恶火额外的属性加成伤害,而是会使其两次攻击的间隔降低0.75秒。凝固汽油弹燃料箱处于未完成状态,它并未在游戏内留下任何效果。
民用恶火:
一种带着火焰涂装的恶火民用版本曾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单人战役的开发阶段中可用。它们最后演变为了两条分支:巡航机车和巡航汽车。在最终成品中,平民不会使用恶火,这些带着火焰涂装的恶火模型也没有出现在游戏中。
恶火有两种配色方案的灵感来源于大黄蜂、擎天柱和李将军。其驾驶员则与导弹塔的操作员使用了同一个模型。
《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
“战斗模式”的恶火最初曾被作为恶火的真实形态。这是为了帮助较低水平的玩家更好地游戏。高水平的人类玩家并不会喜欢这个单位,尤其是当他们对抗异虫的时候。恶火的高移速对于游戏早期骚扰中的甩火车极有帮助。恶火的战斗模式自平衡更新#2起可用,当时其仍需要军械库作为前置条件。在平衡更新#3中其又获得了生物属性,并最终于平衡更新#6中正式更名为“恶蝠”。
内陆猎手
内陆猎手使用了恶火在早期美术设计中的形态,即一种三轮的载具。
“现在很多人都想雇佣这些家伙哟。”
——格莱文·希尔
内陆猎手曾计划作为可供雇佣的雇佣兵恶火出场于《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在地图编辑器中可以找到一个用于雇佣他们的佣兵营地的未使用按钮。
响尾蛇战车
响尾蛇战车在《星际争霸2》的早期开发阶段中名为眼镜蛇战车。早在2006年,它就已经存在于游戏引擎中了,当时的眼镜蛇战车装备着双联处决者火炮,能够对重甲目标造成巨大的伤害。眼镜蛇战车同样拥有可以使其攻击空中单位的技能。眼镜蛇战车的概念美术为其描绘了多种多样的武器配置,有时是单门火炮,有时是两门火炮,且火炮的位置或在车体中心,或在肩膀两侧。
在2007年,眼镜蛇战车拥有130点生命值,其设计目的在于对抗雷神的缓慢转向速度。在那个十月,眼镜蛇战车装备的是一种电能攻击武器,能够使敌方单位减速。到了十二月,眼镜蛇战车因其与雷神过于相似的定位而被废弃。
在《星际争霸2》地图编辑器中,响尾蛇战车拥有三个未被使用的升级:脉冲电容器、超能存储器和钨金尖刺。钨金尖刺能够增加响尾蛇战车1点的攻击武器射程,也许是三锂能源电池的前身。超能存储器也是一个完整的升级,可以使响尾蛇战车的攻击速度加快百分之二十。
地图编辑器中的脉冲电容器仍是一个半成品技能。在五秒钟的充能过后,响尾蛇将可以进行一次经过加强的攻击(充能过程中,若响尾蛇战车进行了攻击,则本次充能无效)。
地图编辑器中的数据表明斯旺曾计划被允许在合作任务中建造响尾蛇战车。除了从《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中继承而来的升级之外,响尾蛇战车还可以受益于斯旺的永生程序机制,在被摧毁后于原地进行重建。
飓风
飓风的驾驶员原设定为女性,并已录制了全套的语音。在《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 beta 版中,飓风使用了战狼的单位头像和语音,后来又将语音改为了铁鸦的音频。
最开始时,飓风可以直接攻击空中单位。在补丁2.5.1的平衡更新#1上线后,飓风被修改为仅能够攻击地面单位,但可以通过研究升级来重新获得攻击空中单位的能力。这项名为“地对空瞄准”的升级需要在科技实验室中研究,并以拥有聚变芯体为前置条件。
在 beta 阶段中,由于飓风的速度、射程和伤害在应对所有类型的单位上都十分合适,几乎完全由飓风一种单位组成的玩家军队并不少见。暴雪对飓风做了一些调整以确保它们不会成为人类玩家所唯一需要的军队构成。
补丁3.3中的平衡更新将飓风的定位改为了快速攻击者;它的武器台风飞弹舱被龙卷风冲击炮所取代,攻击速度与伤害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从18点伤害与2秒间隔变为2点(对重甲+3点)伤害与0.1秒的周期,武器升级的提升幅度也从+2点伤害削减为了+1点伤害。在视觉上,飓风的飞弹也进行了缩小,以免显得杂乱。飓风不再拥有对空中单位直接攻击的能力,锁定技能的目标也仅能为空中单位与建筑,并无法再自动施放。此外,飓风不再需要科技实验室作为其制造条件。
2017年,飓风于公测中短暂地获得了一项名为“穿甲火箭”的升级。该升级后来被移除并被高速发射器所取代。
穿甲火箭:为飓风在锁定期间的每颗飞弹+2点对重甲伤害,共计+46点对重甲伤害。
补丁4.0修改了锁定技能,使得飓风在将其发动后,能够更加迅速地射出前四发攻击,同时新增了高速发射器升级,将加快攻击速度的增益延长到了前十二发。
补丁4.7.1回归了科技实验室的前置条件,也回归了台风飞弹舱作为飓风的武器,其攻击间隔为0.71秒,射程为5,还可通过升级增加到7。锁定能够以地面单位为目标,并再次可以设置为自动施放。电磁力场加速器重新取代了高速发射器,研究后将使锁定对重甲的伤害翻倍。
歌利亚武装机器人
《星际争霸》:
“团队产出的新版歌利亚武装机器人——实在是太棒了,反而让我觉得很不好,因为原版的那个是我制作的。我就像:‘哦天哪,你看到他们在这里面加了多少细节吗?’”
—— Brian Sousa
歌利亚武装机器人的概念源自于被取消的暴雪游戏《破碎的国家》。这款游戏中出场的步行机甲后来演变为了《星际争霸》中的歌利亚武装机器人。《机械战警》系列同样也为歌利亚武装机器人提供了灵感。
《星际争霸》 alpha 版本后期的歌利亚武装机器人与其在之后开发阶段中的表现有许多的不同。当时,歌利亚武装机器人不仅可以使用它们的机关枪,还配备着对地导弹和一把火焰喷射器。开发团队认为这对于单个游戏单位来说实在是过多的武器装备,于是火焰喷射器自身最终演变为了一个独立的单位——火蝠。
在《星际争霸》 beta 版中,歌利亚武装机器人无论是外观还是实战功能都与其在游戏成品中的表现相差无几。不过,歌利亚武装机器人的武器仍为链炮和散射飞弹而非机关炮和地狱火飞弹。
歌利亚武装机器人由 Brian Sousa 设计。开发人员为其制作了一个 3D 模型,当时暴雪刚开始尝试进行 3D 建模——而歌利亚武装机器人也因此实际上成为了暴雪第一个如此产出的模型。 Samwise Didier 是如此评价的:“它看上去有点傻,从游戏的角度上来说。灰暗、模糊,而且当你将它渲染出来时,一切都看上去只有一到两个像素那么厚。”
《星际争霸:幽灵》:
歌利亚武装机器人计划在《星际争霸:幽灵》中出场,诺娃可以驾驶它们。
《星际争霸2:》:
《星际争霸2》中歌利亚武装机器人单位会随机选用五种可能出现的外观中的一种(见上图)。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开发期间,同歌利亚武装机器人一样的多单位皮肤也曾被计划应用于其他单位上,但这一想法因多人游戏对加载时间的高要求而被砍,歌利亚武装机器人也因此成为了少数几个还保留着该设定的单位。多单位皮肤的想法之后会被重新探讨,并将在游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逐步加入、补全。
装甲运兵车
在《星际争霸2:自由之翼》的资料中存在着一张为单位“装甲运输载具”所做的概念美术。装甲运输载具显然曾被考虑过加入游戏并作为常规单位,放置在人类科技树的高层。尽管伤害羸弱,但装甲运输载具拥有较高的护甲等级。装甲运输载具仅能够运输步兵单位。装甲运输载具在游戏成品中的视觉设计受到了《第九区》中的穿梭机的启发。
在游戏文件内,存在一个名为“军用移民运输车”的装甲运兵车的未使用版本。不仅在车身上涂满了迷彩伪装,军用移民运输车还拥有一座更大的炮塔,装备着双联化学/等离子喷射器。军用移民运输车原计划出现在《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的查尔任务线中,挥洒着它的武器将残余的异虫融化。
攻城坦克
《星际争霸:幽灵》:
在《星际争霸:幽灵》中,诺娃可以在确认目标后呼叫攻城坦克的火炮支援。玩家也可在多人游戏中驾驶攻城坦克,它们能够冲撞其他玩家,将他们连同载具一起碾碎。
游戏最早期的开发版本中就已经有了攻城坦克的身影。
《星际争霸2》:
攻城坦克在2007年的暴雪全球邀请赛上首次亮相,然而却因它那“卡通般”外观受到了许多的批评。在此次将游戏公之于众后,暴雪所做的最早一批修改中就包括使攻城坦克更为坚实、更为逼真、更为细节来平息粉丝们的不满。在将上述的工作完成后,这个污点使开发团队萌生了将攻城坦克弃置一旁,以免粉丝们可能再度爆发的强烈反应的想法。然而,开发团队终究还是要进行佣兵攻城坦克——突围者的开发工作,他们不得不再度面对过去的伤痕。八月,攻城坦克正式完成了重新设计。到了十月,攻城坦克的武器射程得到了提高。在2008年八月,攻城模式的升级被试探性地移动到了军械库中。
Beta 补丁#8修改了攻城坦克攻城模式下溅射伤害的作用机制,使溅射的中心点从目标单位附近的轰击位置变为了单位的正中心。
《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 beta 版的平衡更新#11移除了攻城模式的升级需求。
在《星际争霸2:虚空之遗》的 beta 版中,攻城坦克可以在攻城模式下被医疗运输机装载。他们会直接吊挂在医疗运输机的下方。这一特性在补丁3.8中被移除。
突围者
有了开发攻城坦克时受到粉丝们强烈反对的惨痛经历,开发团队在突围者的设计上十分小心谨慎。然而,攻城坦克的自定义设计空间十分广泛,使得几乎完全重构攻城坦克一事十分可行。基于暴雪过场动画部门所做的攻城坦克的早期基本概念,突围者所有的六块转动的金属板、炮管和炮塔护板都用上了全新的自定义美术模型。这些护板十分庞大,其有趣的层叠架构十分容易吸引目光。不同于攻城坦克的“坚实逼真”,突围者的色彩显得十分“包容”。